• 健康智慧生活圈

    2025-11-12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國際及台灣疫情監視/健康科學新知
    專題: AI大型語言模型失智症診斷

    國際間進入秋冬流行期,流感、呼吸道融合病毒(RSV)及新冠病毒同時活躍。美國多州RSV住院率上升,尤其佛羅里達、蒙大拿等地病例快速增加,顯示社區感染風險升高。台灣監測顯示,呼吸道陽性率持續維持在五至六成之間,流感仍為主要病原,其次為RSV與腺病毒,整體疫情呈現穩定但偏高狀態。入冬後氣溫驟降,仍需密切觀察變化。

    針對高齡族群RSV疫苗效益追蹤結果顯示,疫苗對六十歲以上住院個案有中度保護效果,其中七十五歲以上長者保護力最佳,但免疫功能低下者與合併心血管疾病者效益明顯下降。接種同一季的防護力優於前一季接種者,顯示保護效果會隨時間衰減。專家提醒,高風險族群需考慮縮短再接種間隔並維持防護措施。

    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逐週上升,已逼近警戒閾值約一萬一千人次,仍以Coxsackie A型為主流病毒。非洲豬瘟疫情於十一月初解除封鎖,經連續十五天陰性檢測後恢復拍賣與運輸,但主管機關強調相關場域仍須落實防疫檢測。美洲麻疹疫情再度升溫,加拿大社區傳播已持續超過一年,若延續至明年初,美洲地區將可能失去「麻疹消除」認證,凸顯疫苗信任與覆蓋率下降對公共衛生衝擊。在健康科學新知方面,研究持續帶來對人體與疾病新理解。最新發現指出,人體長期能量代謝上限約為基礎代謝率2.4倍,超出此範圍將導致肌肉分解與表現下降。神經腫瘤研究顯示,小細胞肺癌細胞可與神經元形成突觸連結,藉由神經訊號促進腫瘤生長,若阻斷突觸活動可減緩轉移。神經發展領域則發現,自閉症並非單一光譜,而具多種基因與發展路徑。防疫策略回顧指出,早期採取非藥物介入的國家在疫情與經濟間達到平衡,也降低其他呼吸道疾病。另有研究顯示,阿茲海默症血液檢測可透過磷酸化tau蛋白協助早期排除相關認知下降,為失智症篩檢邁出重要一步。

    本週專題聚焦人工智慧在失智症診斷新應用。現代醫學研究已證實,腦部毒性類澱粉蛋白沉積會導致神經細胞受損,若能早期偵測並介入治療,可有效延緩退化。傳統量表如MMSE與AD-8雖為臨床常用工具,但結果易受教育程度與文化差異影響。人工智慧模型多模態Transformer診斷模型,整合MRI影像、神經心理測驗與臨床病史資料,同時鑑別阿茲海默症、額顳葉失智與血管性失智等多種成因,AI輔助診斷準確度與穩定度均優於單獨臨床判讀,顯示其在輔助臨床決策潛力。進一步分享利用大型語言模型分析「看圖說故事」逐字稿成果,研究蒐集552份語料進行模型微調,比較不同模型的表現。結果顯示,經完整微調BERT模型診斷準確率達九成以上。研究同時指出,語句中停頓、斷句符號與語流中斷等語言細節,能反映認知下降過程中語意混亂與組織困難,有助於建立更精準早期失智識別工具。

    時間:2025年11月12日(三)9:00am

    直播連結: https://youtu.be/MxNgmKlaryk?si=WR7qeX5iFFdC7L7d

    點我:新聞稿

    簡報檔

  • Section image

    張維容、林庭瑀、任小萱、葉彥伯、嚴明芳、陳秀熙

  • 合作夥伴

    Section image

    IACCS Network

    Section image

    台灣篩檢學會

    Section image

    乳癌防治基金會

    Section image

    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

  • 連絡我們

    Don't be afraid to reach out. You + us = awesome.